龔明鑫:紡織業去年貢獻貿易順差近千億元 全國第三大
2025-11-12 聯合報

紡拓會今年50周年,舉辦50周年國際紡織論壇,經濟部長龔明鑫受邀出席,他在致詞中表示,紡織業是台灣第三大順差產業。記者陳儷方/攝影
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12日歡慶成立50周年,紡拓會董事長郭紹儀表示,50年來台灣紡織業的成就有目共睹,今日台灣紡織業更在全球運動、戶外等服飾領域的供應鏈中,扮演關鍵角色。經濟部長龔明鑫也受邀致詞,他表示台灣紡織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,直到現在仍為台灣貢獻貿易順差近千億新台幣。
紡拓會12日舉辦「50周年國際紡織論壇」,探討紡織產業在地緣政治風險下應有的認知與應變方式,除了龔明鑫外,也邀請國內外產業領袖齊聚,包括世界體育用品工業聯盟WFSGI營運長Marc Magnus、歐洲成衣暨紡織工業聯盟EURATEX秘書長Dirk Vantyghem等產業重要人士與會。
龔明鑫致詞時指出,根據統計,2024年全台有4300家紡織成衣工廠,約有14萬名從業人員,產值超過3300億元,貿易順差988億元,是台灣第三大出超產業,紡織業對台灣而言是賺錢的產業,代表許多企業把關鍵技術及高值化研發都留在台灣,持續投入永續材料及高價值物料的開發。
龔明鑫同時指出,國際貿易環境瞬息萬變,關稅或匯率等因素,都可能對業界造成挑戰,經濟部編定460億元特別預算來支持產業發展,包括金融、研發、市場開拓,以及匯率避險等方面,支持企業持續向前。
不過,龔明鑫也開玩笑地說,「不過剛才聽起來,各位成員好像都賺很多錢,不太需要經濟部的支持」。
龔明鑫指出,行政院日前通過新的移工政策,通過為本勞加薪2000元即可增聘1名移工的「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」,可兼顧本勞權益及穩定企業產能。在碳費方面,經濟部跟環保署協商,讓紡織業在上路的前兩年,可視為高碳洩漏風險事業,碳費計算的碳排放量可打2折優惠。希望透過政策輔助,協助紡織業穩定轉型。
郭紹儀回顧台灣紡織業數十年來的轉型歷程,從傳統製造業成功轉型為高值化、機械化、永續化的產業,在創新物料研發、環保製程導入以及設計美學融合等方面的顯著成就,讓台灣紡織品在全球貿易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郭紹儀表示,紡織會先後加入多個國際組織,並與美國、歐洲、南韓、中國、越南、印尼、孟加拉等地主要紡織組織建立互動機制,透過交流合作為業界開拓國際市場。
資料來源:龔明鑫:紡織業去年貢獻貿易順差近千億元 全國第三大 | 財經焦點 | 產經 | 聯合新聞網